空华信无根,遗迹故非足。
如公三万卷,碨磊贮心曲。
中虚自昭旷,不必岩电目。
纳芥本无难,胶弦端可续。
亡书共推张,断简当问束。
笑谈针左盲,指顾命骚仆。
岂知穷巷士,眼暗发将秃。
短檠黮无光,默坐守幽独。
正当黜聪明,岂复分句读。
便便了无庸,但有孝先腹。

空华信无根,遗迹故非足。

如公三万卷,碨磊贮心曲。

中虚自昭旷,不必岩电目。

纳芥本无难,胶弦端可续。

亡书共推张,断简当问束。

笑谈针左盲,指顾命骚仆。

岂知穷巷士,眼暗发将秃。

短檠黮无光,默坐守幽独。

正当黜聪明,岂复分句读。

便便了无庸,但有孝先腹。

【注释】:

  1. 空华信无根:空华(指虚无飘渺的幻象)是无根的,即没有实际的内容;信:相信;2. 遗迹故非足:留下的只是一些痕迹,不足以满足人的欲望;3. 如公三万卷:像叶梦得那样拥有三万卷书;4. 碨磊贮心曲:心中充满这些书籍的智慧和见识;5. 中虚自昭旷:内心充实而开阔,不狭隘;6. 不必岩电目: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来明辨是非;7. 纳芥本无难:容纳各种事物并不难;8. 胶弦端可续:就像琴上的弦可以续上一样,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可以继续下去;9. 亡书共推张:丢失的书籍可以一起寻找回来;10. 断简当问束:残破不全的书可以一起整理成册;11. 笑谈针左盲:在谈话中可以指出别人的错误;12. 指顾命骚仆:用言语来指导他人;13. 岂知穷巷士:却不知道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读书人;14. 眼暗发将秃:视力不好,头发也快要变白;15. 短檠黮无光:灯烛昏暗,无法看清;16. 默坐守幽独:默默地坐下,独自享受孤独的时光;17. 正当黜聪明:正是时候放弃那些无用的聪明才智;18. 岂复分句读:不再去分辨句子的停顿,随意诵读诗歌;19. 便便了无庸:简单明了,没有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赏析】:
    《次韵和颍昌叶翰林目病废读书》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读书人的同情和鼓励之情,以及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首联“空华信无根,遗迹故非足”两句,黄庭坚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虚幻,因此不应执着于物质追求。他引用叶梦得的例子,表明其虽拥有三万卷书,却并未因此而自负。这体现了他的豁达人生观和超脱物欲的境界。
    颔联“如公三万卷,碨磊贮心曲”进一步描绘叶梦得博学多识的形象。黄庭坚称赞叶梦得的三万卷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见识,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高度尊重和渴望。
    颈联“中虚自昭旷,不必岩电目”两句,黄庭坚认为内心的充实比外在的知识更为重要。他劝诫叶梦得不必过于追求高深的知识以明辨是非,而是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修养和提升。这表达了他对人格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深刻理解。
    尾联“纳芥本无难,胶弦端可续”两处,黄庭坚提出包容一切、顺其自然的态度,并指出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够继续前行。这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而不是逃避或者退缩。
    整首诗通过赞美叶梦得的博学多才,表达了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见解。同时,它也体现了黄庭坚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