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沁疏棂,闲阶草尚青。
市朝人自醉,泉石我常醒。
桂写月标格,兰传秋典刑。
何妨为老伴,相与两忘形。

【注释】

  1. 疏棂:指稀疏的窗格。
  2. 闲阶草尚青:指闲静的台阶上的草还绿着。
  3. 市朝人自醉:指在繁华的城市中的人自己陶醉其中。
  4. 泉石我常醒:指在清澈的山泉水旁我常常保持清醒。
  5. 桂写月标格:桂花象征着高雅,用来比喻人的品格。
  6. 兰传秋典刑:兰花代表着秋天的清雅,用来形容人的品行。
  7. 何妨为老伴:不妨做我的老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桂花与兰花来比喻人的品格与品行。
    首联“寒意沁疏棂,闲阶草尚青。”描绘了一幅冷清的秋景图,透过稀疏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寒冷,而在闲静的台阶上草还是绿色。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寒气和草的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清凉的生活的喜爱。
    颔联“市朝人自醉,泉石我常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繁华的市场和街道上,人们沉醉于喧嚣之中,而诗人却能在清新的山水之间保持清醒。这里的“市朝”和“泉石”形成了对比,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超脱世俗的心境。
    颈联“桂写月标格,兰传秋典刑。”则将诗人的品格与兰花、桂花联系在一起。桂花象征着高雅,而兰花代表着秋天的清雅。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来比喻自己的品格,表明自己是一个追求高雅品质的人。
    尾联“何妨为老伴,相与两忘形。”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位朋友,与他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即使忘记彼此的外貌也无妨。这里的“老伴”指的是朋友,而“相与两忘形”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忘记了对方的形象也无所谓。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与兰花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追求高雅品格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通过描写与朋友相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