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双栖向画梁,有时飞去为谁忙。
得泥趁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柳塘。
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时罥落花香。
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丝拟寄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的内容如下:
镇日双栖向画梁,有时飞去为谁忙。
得泥趁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柳塘。
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时罥落花香。
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丝拟寄将。
译文:
整天都栖息在画梁上,有时飞走是为了谁?
得到泥土后趁暖意筑起小窝,掠水时因风贴着柳塘。
话语重重地唤醒了对芳草的思念,舞动轻盈时缠绕着落花香气。
五陵的少年们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伤悲,写信时用红色的丝线把情意寄托。
注释:
- 镇日:整日。
- 双栖向画梁:整天都栖息在画梁上。
- 有时飞去为谁忙:有时飞走,是为了谁?
- 得泥趁暖添芹垒:得到泥土后趁暖意筑起小窝。
- 掠水因风贴柳塘:掠水时因风贴着柳塘。
- 语重唤回芳草梦:话语重重地唤醒了对芳草的思念。
- 舞轻时罥落花香:舞动轻盈时缠绕着落花香气。
- 五陵:泛指京都附近的地方。
- 年少:年轻的人,这里指五陵的少年们。
- 伤春恨:因春天的到来而产生的悲伤。
- 书系红丝:写信时用红色的丝线。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与春天相关的哀愁和怀旧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如鸟儿飞翔、鱼儿游动和花儿绽放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首句“镇日双栖向画梁”描绘了燕子终日在画梁上筑巢的景象,展现了燕子对安定生活环境的追求。接着第二句“有时飞去为谁忙”,则透露出燕子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暂时离开,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或者是为了其他目的。这两句诗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燕子生活的动态性。
第三、四句“得泥趁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柳塘”进一步展示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它们利用得到的泥土筑巢,掠水的风势紧贴着柳树,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燕子的勤劳和智慧。同时,这也反映出春天的到来给燕子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六句“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时罥落花香”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描绘了燕子的话语和舞蹈如何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燕子的言语似乎能唤起人们对于芳草的思念,而它们的舞蹈则缠绕着落花的香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浪漫气息。
最后两句“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丝拟寄将”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五陵的少年们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伤感,他们选择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红丝之中,希望能够传递到远方的朋友或亲人那里。这不仅反映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感伤,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生活习性的描述,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使读者在感受诗意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