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让渠争。
是非每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
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
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

【解析】

题干要求对“小隐”一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选项逐一对应作答。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就是将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然后分别对每部分的诗句进行分析、解释。本题的注释中已给出了四句话中的关键字词,考生要结合这些词语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第一联:

“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让渠争。”

意思是隐居山林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世俗的名利之争就让他去吧。

“市朝”指代的是尘世,是世俗的名利场。“习已成”的意思是习惯已经养成,这里是指作者的隐居习惯已经养成了,他习惯了在山林里生活。“让渠争”是说世俗的名利之争就让给他吧。

第二联:

“是非每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静中见”指在静处才能看清楚是非曲直;“动处生”指动则容易生悔吝(悔恨)。

“静中见”与“动处生”是相对的,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见”“生”都是动词,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静中”是定语后置,修饰后面的中心词“见”,“静中见”意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看清是非,只有动的时候才能产生悔吝。诗人认为在动处容易产生悔吝,而在静处则能看清是非。

第三联:

“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苍官”指青天,也暗指高士;“竹友”即竹友,意同竹友,指隐士。“欢伯”指汉乐府《神弦歌》中所记载的神名,此处以“欢伯”指代隐士。

“苍官”和“竹友”都是泛指隐士。

“共邀欢伯访梅兄”中的“共邀”指邀请,“欢伯”指隐士,“访梅兄”指的是拜访隐士。

第四联:

“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

“岁寒”指严冬,比喻世事无常。“心事期相守”指心愿能够相守到年老。

“一瞬枯荣”意为一瞬间之间就能看到事物的兴衰变化。“任变更”意为任由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开头两句描绘出作者的隐居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世俗的名利纷争就让给他吧。中间两句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的肯定与歌颂。作者认为只有在安静的地方才能看清是非,只有行动才会产生悔吝。结尾两句则是对作者这种隐居生活的期望与祝愿,希望他们能够一直相互陪伴着度过岁月,即使世界变得不再美好,也能够坦然地接受并面对。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