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
蒲团坐久侵肌薄,柏子焚来结气高。
山雨湿蜗腥薜荔,野烟蔽鹊损樱桃。
终期脱迹相从去,参取玄微学郑遨。

访三桥步隐者

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

蒲团坐久侵肌薄,柏子焚来结气高。

山雨湿蜗腥薜荔,野烟蔽鹊损樱桃。

终期脱迹相从去,参取玄微学郑遨。

注释:

  1. 翠竹苍松:青绿色的竹子和苍老的松树。
  2. 帖牢:贴近墙壁。
  3. 径狭长蓬蒿:小路狭窄,两旁都是蓬蒿。
  4. 蒲团:佛教僧人坐禅用的蒲草垫子。
  5. 侵肌薄:指时间长久,皮肤变得粗糙。
  6. 柏子:指柏木燃烧后的香气浓郁。
  7. 山雨湿蜗腥薜荔:山雨过后,蜗牛身上沾满了腥气,周围的薜荔也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润。
  8. 野烟蔽鹊损樱桃:野外的烟雾遮住了乌鸦的身影,樱桃也被熏得失去了鲜艳。
  9. 脱迹相从去:离开世俗的足迹,与世隔绝。
  10. 参取玄微学郑遨:向郑遨学习玄妙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描绘了隐士住处的环境,绿竹青松紧贴着墙壁,门前的小路狭窄,四周都是草木丛生。次句“蒲团坐久侵肌薄,柏子焚来结气高”则表现了隐士长时间坐着打坐的情景,蒲团坐久了,皮肤变得粗糙,柏木燃起的香气让人感到精神振奋。第三句“山雨湿蜗腥薜荔,野烟蔽鹊损樱桃”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细节,山中的蜗牛被雨水淋湿后散发出腥味,周围的薜荔也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润。此外,野外的烟雾遮蔽了乌鸦的身影,樱桃也因此失去了鲜艳的颜色。最后两句“终期脱迹相从去,参取玄微学郑遨”表达了隐士最终决定离开尘世,追求玄妙道理的愿望,希望能够像郑遨那样深入地学习玄妙的道理,摆脱世俗的束缚。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