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裹定老禅翁,云隔家乡是几重。
两面庐山曾遍览,三生天竺会相逢。
摇凉竹箑收江羽,醒困茶瓯瀹建龙。
午借客床寻偃息,不知身在紫霄峰。
注释:
镜禅人欲归灵隐:镜禅,这里指的是禅宗的修道者。灵隐,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著名寺庙。这首诗是诗人在灵隐寺中所作,表达了他对禅宗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袈裟裹定老禅翁:袈裟,是一种僧袍,通常由布料制成,用来包裹身体,以保护身体不受外界的伤害。老禅翁,是指年老的和尚或者禅师。这首诗中的“袈裟”象征着修行的服饰,而“老禅翁”则代表了修行者的身份。诗人通过“袈裟裹定”这个词组,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云隔家乡是几重:云,在这里指的是山雾或云雾,它可以遮挡视线,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家乡,是指自己的故乡或者亲人朋友的地方。诗中的“云隔家乡”意味着诗人无法直接看到家乡的景象,需要借助云雾来模糊视线,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而“是几重”则表示了云雾的厚度和密度。
两面庐山曾遍览: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这里的“两面庐山”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两次游览过庐山,或者是指庐山的两面景色都让他感到欣赏。诗中的“曾遍览”表明了诗人对庐山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三生天竺会相逢:天竺,是指印度的古称。诗中的“三生”可能是指三世、三个轮回的意思,表示诗人与天竺有着前世今生的种种缘分。而“相逢”则表示了这些缘分最终得以实现,诗人将在天竺与故人重逢。
摇凉竹箑收江羽:摇凉竹箑,是一种可以用来摇扇的竹制器具,通常被用于夏天消暑。江羽,可能是指江上的羽毛,也可能是指江边的芦苇。诗中的“摇凉竹箑”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寻找一丝清凉的感受。
醒困茶瓯瀹建龙:醒困茶瓯,是一种用来泡茶的器具,通常由瓷土制成,表面有精美的花纹。瀹建龙,可能是指将茶叶放入茶瓯中煮沸的动作,也可能是指用沸水冲泡茶叶的动作。诗中的“醒困茶瓯”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寻找一种舒适的喝茶方式。
午借客床寻偃息:午,可能是指中午时分。客床,是一种供客人休息使用的床铺。诗中的“午借”表示诗人在中午时分向客人借床休息。而“寻偃息”则表示诗人希望通过午间的休息来恢复精力,以便继续接下来的活动。
不知身在紫霄峰:紫霄峰,可能是指一座山上的名字,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诗中的“不知身在紫霄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何处的疑惑。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何处,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在那座山上。这种表达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教禅宗修行生活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佛教修道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富有深意,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