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
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
此铭此意流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解析】
“六一泉”:六一泉是杭州西湖孤山北面的一处泉水,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居此。
“一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白居易在杭州时,与友人游孤山,常到孤山东面的六一亭饮茶、谈心。他写了《六一泉诗》,并作《六一泉铭》:“吾爱其泉,清冽甘美。”白居易去世后,他的好友元稹来到孤山,见到白居易写的《六一泉铭》,感慨地说:“公之铭文,非但言泉也,实言公也。……今人不读公铭,而徒知有石铭。”可见,这首诗是元稹为怀念白居易而作。“同出师门下”: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两人经常相互唱和,彼此间十分友好。
“取重欧公名有自”:白居易很重视自己的作品,认为只有写出好的作品,才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尊重。因此,他对自己的诗歌要求严格,力求做到字字珠玑。
“肯教勤老迹空传”:元稹对白居易的为人非常敬佩,他说:“白公文章诚可师,然亦能以勤自励。”他认为白居易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关键在于他刻苦努力,不断学习。
“此铭此意流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这首诗表达了元稹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记住白居易的诗和他的为人,同时也希望白居易能像他在诗中说的一样,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他还建议人们可以修建一个纪念白居易的碑石或祠堂,让人们在夜晚时分仍能看到白居易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怀念白居易而作。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自从白居易离开孤山之后已整整十八载,今天又回到了这里,看到那曾经熟悉的讲堂上的泉水,心中不免有些伤感。这一句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接着两句写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当时最有名的大诗人,两人经常互相唱和,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最后两句则是对白居易的赞颂之词,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并祝愿他能继续勤奋地学习和创作。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真挚的友谊,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