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开花簌簌黄,秋蝉鸣破雨馀凉。
发回七帙仙人黑,心落三年举子忙。
肯信植庭能根叶,谁知列树自成行。
云屯暗掩宫阴老,蜜糁龙池凤沼香。

【注释】

此树开花簌簌黄:形容槐花盛开时,黄色的槐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簌簌,形容声音细碎而连绵不断。

发回七帙仙人黑:指读书人用功勤奋,如仙人披着黑发般地刻苦攻读。发回七帙,形容读书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读书。

心落三年举子忙:指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心落三载,形容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举子,指读书人。

肯信植庭能根叶:不相信种植庭院中的树木,能够像大树一样扎根生长。肯信,表示相信。

谁知列树自成行:不知道庭院里的树木,会像排列整齐的队伍一样,自行生长。谁知,表示不知道。列树,指庭院里种植的树木。自成行,意思是庭院里的树木,如同士兵排列成队形那样,有序地生长。

云屯暗掩宫阴老:云层聚集起来遮蔽了天空的光明,使宫殿的阴影显得更加阴暗。云屯,指云层密集堆积。隐,隐藏的意思。宫阴,指宫殿周围的阴影。云屯暗掩宫阴老,形容天气阴沉,阳光无法照射进宫殿。

蜜糁龙池凤沼香:蜂蜜洒落在龙池和凤沼的水池上,散发出阵阵香味。蜜糁,指蜂蜜撒在地面上。龙池,指皇宫中的水池。凤沼,也指皇宫中的水池。这里比喻宫廷生活丰富多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槐花的美景,赞美了辛勤读书的读书人。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担忧。

首句“此树开花簌簌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槐花盛开的景象。簌簌,形容声音细碎而连绵不断。黄,指槐花的颜色。这里的“簌簌”和“黄”都运用了拟声和色彩的修辞手法,使得槐花的画面生动而具体。

次句“秋蝉鸣破雨馀凉”,诗人以秋天的蝉声和雨后清凉的景象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槐花盛开的美丽画面。这里的“秋蝉鸣破雨馀凉”既写出了季节特点,又写出了自然景观的特点。

诗人分别从读书人和朝廷两个方面展开了描绘。第三句“发回七帙仙人黑”,诗人以读书人为对象,赞颂其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发回七帙,形容读书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读书。仙人黑,比喻读书人的黑发犹如仙人般地珍贵和难得。

第四句“心落三年举子忙”,诗人以举子的身份为切入点,描述了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而忙碌的情景。心落三载,形容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举子,指读书人。这里强调了读书人为了功名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第五句“肯信植庭能根叶”,诗人以庭院中的树木为比喻,表达了读书人的坚韧品质。肯信,表示相信。植庭,指庭院里的树木。根叶,指树木的生长。这里强调了读书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要有坚韧不拔的品质。

第六句“谁知列树自成行”,诗人以庭院里种植的树木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担忧。列树,指庭院里种植的树木。自成行,意思是庭院里的树木,如同士兵排列整齐的队伍那样,有序地生长。这里比喻朝廷中的官僚体系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治理。

最后一句“云屯暗掩宫阴老”,诗人以天气变化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槐花盛开的美丽画面。云屯,指云层密集堆积。暗掩,指遮蔽。宫阴,指宫殿周围的阴影。这里描写了天气阴沉、阳光无法照射进宫殿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槐花盛开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读书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担忧。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富有层次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