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城作州治,阴晴巧变幻。
庐峰翠色老,逐日供远盼。
白云擘碎绵,随地卷舒惯。
春先紫烟楼,梅花雪前绽。
【赏析】:
《舟上晚望庾楼》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全诗以“望”字统领,描写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山水画卷,画面上是“舟上晚望”,而“庾楼”则成了这画卷的点睛之笔。
首联写登船后所见之景,“跨城作州治”即指庾信曾为梁朝大都督、江陵总管,镇守江陵(今属湖北)。在江陵建立州治,即州府所在地,所以称“跨城作州治”。“阴晴巧变幻”一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庾楼周围的山形水态。庾楼建在山上,故有“阴晴”之说;山上多石,故“巧变幻”。
颔联写远眺之景。“庐峰翠色老”句写远处的山峰,用“老”字形容山色苍翠,给人以苍劲挺拔之感;用“逐日供远盼”句写远望之景,用“供”字形容白云飘忽不定地飘动于天,给远眺之景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
颈联写近眺之景,“白云擘碎绵”句写近处之景,用“劈”字形容白云像被撕裂一样飘浮于空中;用“随地卷舒惯”句写近处之景,用“卷舒”形容白云随风飘散,又随地积聚,给人以柔美灵动之感。
尾联写近望之景。“春先紫烟楼”句写近望之景,用“先”字来形容紫烟楼在春天到来时率先绽放出美丽的景象;用“梅花雪前绽”句写近望之景,用“绽”字来形容梅花在雪花降临之前率先绽放出的美丽景象。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容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望”为主线,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景物的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和比喻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