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扇已弃物,寒衣还催装。
偃息觉寒侵,客况入渺茫。
宿疢不时作,难恃筋力强。
畏热亦畏寒,此固人之常。
今此露寒初,畏缩尤周章。
共君蛰寺楼,雨话几对床。
布褐莫禁风,芒鞋莫抵霜。
无聊思往时,意惬交秋凉。
散发醉瑶台,濯足歌沧浪。
悲凉所不识,安知有摧伤。
邻家浊酒香,邻僧不住尝。
亟沽两瓷坛,连倒浇酸肠。
敌寒固尚赊,姑遣秋宵长。
少年挽不来,乌兔有底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秋夜宿双泉寺寄南陵常诸公》。下面逐句释义:

  1. 吴李制属同寓富池双泉寺畏寒索饮因写真愫
    注释:吴李,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伴。制属,可能是“同居”或“共处”。同寓,即同住在一个地方。富池,可能是指一个地名。双泉寺,可能是一个寺庙的名字。畏寒,意为担心寒冷。索饮,意为请求喝酒。因,于是。写真,意为画像。

  2. 秋扇已弃物,寒衣还催装
    注释:秋扇,古代女子的一种手工艺品,用秋天的竹叶制成,用来扇风。已弃物,意为已经被抛弃了。寒衣,意为冬天的衣服。还催装,意为催促准备冬季的衣物。

  3. 偃息觉寒侵,客况入渺茫
    注释:偃息,意思是躺下休息。觉,表示感觉或感知。侵,意思是侵袭。客况,意为旅途中的情况或生活状况。入,表示进入。渺茫,意为模糊不清。

  4. 宿疢不时作,难恃筋力强
    注释:宿疢,指的是长时间未愈合的病痛。不时作,意为经常发生。难恃,意味着很难依靠。筋力,可能指的是身体的力量或耐力。

  5. 畏热亦畏寒,此固人之常
    注释:畏热,意为害怕炎热。亦畏寒,意为也害怕寒冷。此,指的是这种情况或这种状态。固,表示固有的、固有的。人,指的是人类。

  6. 今此露寒初,畏缩尤周章
    注释:今此,表示现在这种情况。露寒,可能是形容早晨的露水寒冷。初,表示开始。畏缩,指的是因为寒冷而蜷缩起来。尤,表示特别地、更加地。周章,可能是指行动不方便或不自在。

  7. 共君蛰寺楼,雨话几对床
    注释:蛰寺楼,可能是在寺庙里的某个地方住着。雨话,指的是下雨时的对话或交谈。几,表示几次、多次。对床,指的是并肩而坐。

  8. 布褐莫禁风,芒鞋莫抵霜
    注释:布褐,是指粗布的衣服。莫禁风,意味着不能抵挡风。芒鞋,是指没有鞋底的鞋子。莫抵霜,意味着不能抵御霜冻。

  9. 无聊思往时,意惬交秋凉
    注释:无聊,可能是指感到无事可做。思往时,指的是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意惬,意味着心情舒畅满足。交秋凉,可能是指与秋天的凉爽相交融。

  10. 散发醉瑶台,濯足歌沧浪
    注释:散发,可能是指解开头发散开衣服。醉瑶台,可能是形容醉酒后的飘然若仙的感觉。濯足,可能是指洗脚。歌沧浪,可能是指在沧浪之水边唱歌。

  11. 悲凉所不识,安知有摧伤
    注释:悲凉,可能是指感到悲伤凄凉。所不识,意味着不知道。安知有摧伤,可能是指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伤害或挫折。

  12. 邻家浊酒香,邻僧不住尝
    注释:邻家,可能是指附近的人家。浊酒,可能是指浑浊的酒。香,意味着香气四溢。不住尝,意味着不经常品尝。

  13. 亟沽两瓷坛,连倒浇酸肠
    注释:亟,可能是指迫切、急忙的意思。沽,可能是指买、购买的意思。两瓷坛,可能是指两个陶瓷酒坛子。连倒,可能是指连续倾倒。浇酸肠,可能是形容把酒倒入胃里的感觉。

  14. 敌寒固尚赊,姑遣秋宵长
    注释:敌寒,可能是指与寒冷对抗。固尚赊,意味着仍然很遥远。姑遣,可能是暂且派遣、暂且让。秋宵长,可能是指秋天的夜晚很长。

  15. 少年挽不来,乌兔有底忙
    可能是指年轻人。挽不来,可能是形容难以挽留。乌兔有底忙,可能是指时间过得很快、忙碌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