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
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
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
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
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
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
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
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
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
拄笏看西山,归来有时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并结合重点诗句加以分析。
(1)“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两句写舟行之景。首句写下江景色之美:“下江”,指长江下游。“云簇”,云雾缭绕,形容江水上空的云气密集。这句是总说,为下文描写具体景物做铺垫。次句写江水的清澈:江水清澈如镜,可以映照出沙石的纹理。这一句写景细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江水的明净、透明,突出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2)第三句“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两句,点明此行目的:因有要事,所以不得不将船停泊在岸边;同时,也表明此行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挂席”,把船拴住的意思。“烈”,强盛的样子。“两岸”,指江中的两岸,这里指长江两岸。“行”,行走,指人走在路上。
(3)“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两句写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因为战事,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只能紧闭家门,不与外界往来。“野市”,指农村市集。“门多关”,指城门关闭。“久绝”,长时间没有,很久没听到。“鸡犬声”,鸡鸣狗叫的声音。这一句写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4)第四句“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两句写作者的身世感慨:自己之所以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是由于形势所迫,无奈之举。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叹之情。“时势”,时代形势。“茫昧”,迷惘。“嗟”,叹息词,表示惋惜。“生”,存在,生活。
(5)“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两句写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诗人想到历史上著名的隐者王猷,羡慕他隐居孤山,喜爱梅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孤山”,即虎丘山,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吴地记》说虎丘山上有孤石苍松,故称。“千古名”,千年流传下来的名声。这句意思是说,自己也要像古人一样,远离尘世纷争,过上隐居生活,种梅千载,流芳百世。
(6)“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两句写诗人对世俗的看法:世间万物如春云一样轻盈飘忽,变化莫测,人生短暂如同梦幻一般。“浮荣”,虚浮而不实的荣华富贵。“春云”,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轻”,轻易,容易。这句意思是说,世间事物如春云般易变,人生也如此,虚幻而短暂。诗人认为人生就像春云一样,应该看淡名利,保持内心的宁静。
(7)“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两句写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旁边的船夫因为主人不在,就拿出珍藏的美酒招待客人。“羞”,这里是拿来形容美酒珍贵的意思,此处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美酒的珍贵。“红”,指葡萄酒的颜色。“烹”,烹饪。“佐”,助兴之意。这句意思是说,旁边的船夫为了款待朋友,拿出珍藏的美酒招待客人,并且亲自为客人烹饪菜肴。
(8)“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两句写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感激:诗人在享受美酒美食的同时,也感叹于友人对自己的深情厚意。“欣然”,愉快的样子。“躬”,身体前倾的样子。“曲”,弯曲。“慨”,感慨之意。“情”,情谊。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在享受着美酒美食的同时,也在感慨着朋友对自己的深情厚意。
(9)“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两句写诗人对仕途的思考和认识:诗人在享受美酒美食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前途命运,认识到自己的前途渺茫,应该及时收手,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退省”,退朝省亲,指回家乡去。“毋”,“不要”的意思。“悠悠”,长久而无所作为。“营营”,忙碌不停。这里的“进”是指进取之心。这句意思是说,回到家中以后,不要再追求功名利禄,不要过分追逐名利。
【答案】
下江
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
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
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
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
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
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
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
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
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
归来有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