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
更阑望天宇,云净月如钩。
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
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
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
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
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
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
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
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
趁晴欲双飞,更着唤妇鸠。
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
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
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
静里无声乐,闲中不系舟。
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
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
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
注释:
- 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
- 更阑望天宇,云净月如钩。
- 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
- 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
- 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
- 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
- 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
- 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
- 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
- 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
- 趁晴欲双飞,更着唤妇鸠。
- 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
- 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
- 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
- 静里无声乐,闲中不系舟。
- 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
- 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
- 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后的景色和心情。首句“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描绘了昨天的雨水没有停歇,薄暮的云也没有收起。第二句“更阑望天宇,云净月如钩”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发现云已经散去,月亮像钩一样挂在天空。第三句“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描述了作者清晨打开窗户读书,阳光照射在眼睛上的感觉。第四句“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描绘了作者吃一顿简朴的素食,然后出去散步的情景。第五句“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表达了经过一番劳作后,作者感到心情变得清新,环境变得更加宁静美丽。接下来的句子“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描述了作者询问花朵是否安好,并看到花朵娇羞地低下头来。第七句“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描述了作者检查笋子的生长情况,发现它们长得很高,像羊和牛一样突出。第八句“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描述了作者把新荷移植到池塘里,总是担心它被水泡坏了。第九句“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描述了池边的植物告诉作者他们平安无事,并且有几片叶子漂浮在水面上。第十句“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描绘了竹林里的鸟儿叫声像车轮一样转动,而柳树的树叶沙沙作响。第十一句“趁晴欲双飞,更着唤妇鸠”,描述了趁着晴朗的日子想要双双飞翔,同时唤起了妻子来帮忙。第十二句“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描述了一切都适合自己,所以放下手杖思考着什么。第十三句“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描述了他回到堂上坐着,仆人送上一杯茶给他喝。第十四句“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描述了孩子们的声音清脆而且美好,读书就像倒油一样流畅。第十五句“静里无声乐,闲中不系舟”,描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没有声音的快乐,在闲暇中没有束缚。第十六句“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表达了对那些不了解生活乐趣的人的讽刺和感叹;最后一句“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描绘了自己一生被官职束缚的生活,如同被戴上帽子的猴子。第十八句“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表达了作者担心离开这个环境会对不起这里的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