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脱锦绷,笙竽奏风篁。
岁晚尤可敬,霜雪不改常。

【注释】

长常,即常长,诗人自号。

脱锦绷(bēn):《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尝经山道,逢一人家贫者,饭牛于路旁。牛缓上坂,恐乏人粪,令前驱以竹杖叩牛,节甚长,故谓之‘长牛’。此盖言其杖长也。”后因称长柄杖为“长竿”。

笙竽(yú):笙和竽,均为乐器。

篁:竹林。

岁晚尤可敬:意谓年老更值得尊敬。

霜雪不改常:比喻意志坚定,不因岁月流逝而改变。

【赏析】

首句“行矣脱锦绷”,意为我将要离去,将长竹竿脱去锦布包。“行矣脱锦绷”是第一句的虚字,用得极为巧妙,与第二句的“笙竽奏风篁”相呼应,写出诗人离开故乡时的情态。“笙竽奏风篁”写诗人离开时的情景,笙和竽都是古代的乐器,篁是竹林,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

第三句“岁晚尤可敬”,“岁晚”指年老之时;“尤可敬”是特别值得尊敬的意思。诗人在《示侄孙辈》中说:“但有云山便为家。”可见他志向高远,不愿做官,只愿归隐山林。因此他对年老时的处境格外看重,觉得年老更值得尊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老了,更加值得尊重。

第四、五句“霜雪不改常”“岁晚尤可敬”。“霜雪”是指人的品格,这里用来喻指诗人的志节。意思是:即使到岁晚的时候,我的志节也不会改变,我的意志更值得尊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到了年老的时候,我也绝不改变自己的志气。

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