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风流六一翁,君分小样过江东。
拥袍坐对舒波月,不减披蓑雪浪中。

【注释】

赵质夫,即赵师秀,南宋诗人,字端伯,号灵秀居士。

小样:这里指书法作品的草稿。

六一翁: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号称书圣,人称“六一居士”,所以后人称书法家为“六一先生”或“六一居士”。

披蓑雪浪中:披蓑,就是披着蓑衣;“雪浪中”,比喻波涛汹涌的江湖之中。

译文:

画船载着风流人物,六一先生您在江东把草稿送给了别人。

你披着蓑衣,坐在船上欣赏着月光,这情景并不比披着蓑衣在雪浪中行舟的人差。

赏析:

这首诗是题于赵师秀的《题赵质夫<水调歌头>》的一首七言绝句。赵师秀与赵秉文、赵秉文兄弟同为金末元初的著名词曲家,他们的作品多以豪放见长,而赵师秀的作品却有婉约的一面。此诗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前两句写赵师秀将他的《水调歌头·渔父词》送于好友赵质夫。“画舫”二字,写出了送词时所用的船只,“风流”二字既赞美了友人,又暗含了自己对友人高超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君分小样过江东”一句,表明了送词者的身份和送词的原因。他之所以要把这首词送给赵质夫,是因为这首词是他在东游归来时创作的,而赵质夫当时正在江东,因此,他把词送给赵质夫,也就等于说赵质夫已经得到了这首词。

第三句“拥袍坐对舒波月”,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一幅画面:赵师秀身着长袍,在船中对坐,观赏着江上的月亮。“舒”字写出了江水流动的样子,“波月”二字,则形象地勾勒出江面泛动的光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轮明月在江面上缓缓移动的景象。

后两句“不减披蓑雪浪中”一句,则是对赵师秀送别友人时所表现出的豪情壮志的一种赞美。“披蓑”二字,既形容了江面波涛滚滚的景象,又表现了赵师秀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雪浪中”,则进一步衬托出了赵师秀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开阔深远,既展现了赵师秀的艺术才华,又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