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长安远,风高易水寒。
畏途君莫问,何啻上天难。
【注释】
日近长安远:日,太阳,指代自己;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都城所在。
风高易水寒:易水,今河北省易县境内的一条河。
畏途君莫问:畏途,比喻危险之路;君,你(你我)。
何啻上天难:啻,只是;天,喻指官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前写给友人詹次山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经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首句“日近长安远”点出题意,说明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去到遥远的京城。长安,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诗人梦寐以求的目的地。“风高易水寒”,诗人以自然景观作比,暗寓旅途艰险,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易水,是古代燕国的一条河流,传说战国末期,燕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行刺秦王,途经此地时,易水边壮士高渐离击筑而歌,为荆轲壮行。此句既是实写路途之艰,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
颔联“畏途君莫问,何啻上天难”,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面对仕途的艰难险阻,诗人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理想的决心。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担忧,也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无论前方道路多么艰险,也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尾句“何啻上天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仕途的执着追求。上天,在这里是指官场,诗人将官场比作天上的路,意味着要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千辛万苦。这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坚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