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这首诗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全诗如下: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注释:
- 化蜀归来欲醉吟:化蜀,指杜甫在四川时的经历。归来,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欲醉吟,想要沉醉于诗歌的创作中。
- 君王又起福淮民:君王,指唐玄宗。又起,再次兴起。福淮民,让淮河地区的百姓得到福泽。
- 旌旗光动迟迟日:旌旗,古代帝王出行时所持的旗帜。光动,旗帜飘扬的样子。迟迟,缓慢的样子。日,太阳。
- 鼓角声传盎盎春:鼓角,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乐器。声音,这里指鼓角的声音。盎盎,形容声音洪亮。春,春天。
- 风采十州安抚使:风采,才能和品德。十州,泛指全国。安抚使,负责安抚民众的官员。
- 典刑四海老成人:典刑,治理和约束。四海,指全国。老成人,年纪大且有经验、有能力的人。
- 屯田小试营平策:屯田,指农业生产。小试,尝试。营平,地名,这里指一个军事要地。策,策略或计划。
- 蚤晚论思从紫辰:蚤晚,早晨和晚上。思,思考。从紫辰,跟随皇帝的旨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唐代两位著名将领——李广和李愬的怀念之作。李广是唐朝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李愬则是唐朝名相,曾平定淮西之乱,为稳定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两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化蜀归来欲醉吟”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惬意生活。化蜀,指的是杜甫离开四川后的生活状态。归来,回归故乡。欲醉吟,想要沉醉于诗歌的创作中。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第二句“君王又起福淮民”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君王,指唐玄宗。又起,再次兴起。福淮民,让淮河地区的百姓得到福泽。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将领的形象和他们的贡献:“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这句话的意思是,士兵们手持旌旗,旗帜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战鼓隆隆,战号声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既展示了两位将领的威武形象,也体现了他们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
最后两句“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则赞颂了两位将领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风采,才能和品德。十州,泛指全国。安抚使,负责安抚民众的官员。典刑,治理和约束。四海,指全国。老成人,年纪大且有经验、有能力的人。这两句话赞美了两位将领的英勇无畏和智慧谋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将领的形象和他们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以及对英勇将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历史担当和历史责任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