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向坳塘照,多从曲径烧。
无烟知有焰,著草不曾焦。
杂磷因风乱,随星没夜遥。
老来疏简册,四散任渠飘。
【注释】
坳塘:山间积水或水塘。
曲径:曲折的小道。
无烟知有焰:虽然不见火光,但可以知道有火。
著草不曾焦:烧过草没有焦。
杂磷:多种磷火。
因风乱:随风摇曳。
没夜遥:指在夜间消失得很远。
老来疏简册:指年老时读书不认真。
疏简:马虎,不认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咏烛》诗中的第三四句,全诗为“萤每向坳塘照,多从曲径烧。无烟知有焰,著草不曾焦。杂燐因风乱,随星没夜遥。老来疏简册,四散任渠飘。”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萤火虫常常在山间的积水或水塘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它们多从弯曲小路上燃起。虽然没有见到明晃晃的火光,但可以看出它有光亮存在。萤火虫烧过后的草木却没有被烧焦。
许多磷火因为风儿吹拂而摇曳不停。随着星星隐入黑夜,它们也消失了。我年老了,对待书本的态度也变得马虎了,不再认真读书了。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诗人。字长吉。唐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居福昌。李贺少年时并不出名,22岁时才中进士。他一生只做过三任小官,分别是奉礼郎、校书郎、连州刺史。由于仕途不顺,抑郁不得志,死后家贫如洗,终年41岁,死时未获朝廷封赠,故后人称其为“饿仙”。
李贺擅长诗歌的创作,与王维、李白、杜牧等著名诗人齐名。《全唐诗》收录其诗二卷,共四百余首。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奇特瑰丽,构思新异,语言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性格,塑造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