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客思去,天寒子肯来。
稽留须酒熟,欢喜见梅开。
蜡屐匆匆驻,箯舆故故回。
嘉平犹未尽,且欲举残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内容如下:
灯下饮别
岁月已晚客思归,天气寒冷子不回。
稽留须待酒熟时,欢喜见梅开满枝。
译文:
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与朋友饮酒告别
时光已逝客人心难舍,寒风吹过子不来。
等待酒熟欢欢喜喜话别离,欣赏梅花盛开满枝头。
注释:
①灯下:指夜晚的灯光之下。
②岁晚:年老。
③稽留:停留,留住。
④嘉平:指农历十月,古代节气之一。
⑤残杯:未喝完的酒杯。
⑥箯舆:用竹子编成的轿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以“灯下饮别”为引子,通过四个短句分别描写了作者和友人在离别时的情境。
首句“岁月已晚客思归”,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天寒子不来”,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这里的“天寒”既指自然界的严寒,也暗喻着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而“子不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无法前来送别的无奈与失望。
“稽留须酒熟,欢喜见梅开”,则是对前两句情景的延续与深化。这里,“稽留”与“欢喜”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与留恋,另一方面则展现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与喜悦的心情。同时,“见梅开满枝”更是点明了离别后的美景与希望。
最后两句“蜡屐匆匆驻,箯舆故故回”,则描绘了离别之后的情景。这里的“蜡屐”“箯舆”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出行工具,象征着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而“匆匆”“故故”则表达了他们离去时的匆忙与不舍。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