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行栲源路,相访竹溪频。
事帝清心旦,于人笑面春。
升堂惊挂影,下榻忆延宾。
风雪深尊夜,梅花满座茵。
挽董知镇
曾行栲源路,相访竹溪频。
事帝清心旦,于人笑面春。
升堂惊挂影,下榻忆延宾。
风雪深尊夜,梅花满座茵。
注释:
- 曾行栲源路,相访竹溪频。
- “栲源”指栲栳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晋源区。这里代指山西地区,因为栲栳山是晋中地区的象征。
- “竹溪”即“竹川”,代指山西的河流,可能是晋祠附近的汾河。
- “频”表示频繁,多次。
译文:我曾经走过栲栳山的路,经常去竹川看望你。
- 事帝清心旦,于人笑面春。
- “事帝”指的是服侍君王,这里的“事”字可能是指侍奉或者侍候的意思。
- “清心旦”指的是清晨时分保持心境清静,不沾尘世繁华。
- “于人笑面春”形容对他人温和可亲,就像春天的笑容一样温暖人心。
译文:侍奉君王时心境清明,对待他人如春风般温暖和煦。
- 升堂惊挂影,下榻忆延宾。
- “升堂”在这里指进入官府或办公场所。
- “惊挂影”可能是指在官府中看到的影子映在门上,形象地说就是官员的身影投射在门外的墙壁上。
- “下榻”意为留宿在官邸或客栈等地方。
- “忆延宾”指怀念那些被请来参加宴会的人。
译文:走进官府时吓了一跳,想起曾经邀请过的客人。
- 风雪深尊夜,梅花满座茵。
- “风雪”指严寒的天气,这里用来象征困难或考验。
- “深尊夜”意味着深夜或寒冷的夜晚。
- “梅花”通常与坚韧、高洁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
- “座茵”指的是座位上的垫子,引申为宾客。
译文:风雪交加的晚上,我们相聚在温暖的屋内,周围弥漫着梅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