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凿石置官场,不怕沧溟地脉伤。
薜荔斸开山鬼泣,莓苔迸出水精凉。
东周以后一春梦,西晋于今几夕阳。
自有青天开豁处,高秋买棹泛苍茫。
【注释】
从教:任凭。凿石:在山上开凿石壁,以置官场。沧溟:大海。薜荔:一种植物。斸(juàn):挖掘。山鬼: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水精:水晶一类的矿物质。东周:战国时代周王朝的都城在河南洛阳附近,故称东周。西晋:指晋朝,因司马炎建立晋朝于265年,故称西晋。青天:喻指开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1092年(元丰五年),作者时年43岁。当时作者任国子监教授。这首诗是和孙平叔的《春感》诗相酬答之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首联“从教凿石置官场,不怕沧溟地脉伤”,意思是说,即使我被贬谪到边远的荒僻地区,也毫不畏惧。这一句是全诗的基调,也是对仕途的自信与豪迈之情的表现。
颔联“薜荔斸开山鬼泣,莓苔迸出水精凉”,意思是说,即使是山神也要为之流泪,而水里的宝石也要为之清凉。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颈联“东周以后一春梦,西晋于今几夕阳”,意思是说,从东周到西晋的时代,春天总是像一场梦一样匆匆而过。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反问句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青春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自有青天开豁处,高秋买棹泛苍茫”,意思是说,只要有广阔的天空等着我去探索,我就可以乘船漫游。这里的尾韵,与上文的“官”字韵脚相同,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