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长雨雪,喜君今日咏新晴。
绿阴四面招人坐,芳草前头试我行。
少驻飞花终有别,爱听啼鸟忽无声。
东坡已作秋阳赋,欲赋春阳恨未成。
诗句解读:
- 首句:“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诗意解析:诗人独自深居于城隅,虽已进入夏天,但春日的余韵仍然清晰。
- 关键词:“深居”“俯夹城”描绘了诗人居高临下的视角,“春去”与“夏犹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美。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春去和夏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 次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诗意解析:大自然似乎特别偏爱生长在阴暗角落的幽草,而人们又为何不珍惜这难得的晚晴呢?
- 关键词:“天意”“幽草”体现了自然的慈悲与生命的顽强,“人间”与“晚晴”强调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第三句:“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诗意解析:周围的高楼大厦因雨后的晚晴而显得更加挺拔,而透过窗户,那明亮的光线也让人心情愉悦。
- 关键词:“高阁”“迥”描绘了城市的轮廓,“小窗”“明”则是具体的景象描述,传达了光影变化带来的美感。
- 赏析:此句通过高楼和小窗的形象对比,展现了雨后城市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丽时刻的喜爱。
- 第四句:“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诗意解析:雨后的草地上,小鸟们筑巢休息,它们的归来更加轻盈。
- 关键词:“越鸟”“巢干后”描述了小鸟们的行为和环境,“归飞”与“体更轻”展现了生命回归的生机。
- 赏析:此句通过对鸟儿归巢和飞行状态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 结句:“东坡已作秋阳赋,欲赋春阳恨未成。”
- 诗意解析:前人已经写下了秋天的阳光赋,而我则渴望着写一首关于春天的阳光赋,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
- 关键词:“东坡”“秋阳赋”暗示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春阳”与“秋阳”相对,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自己创作愿望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四季更替的敏感性和审美追求。
综合分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雨后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珍视。诗中的“天意怜幽草”,不仅赞美了自然界中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生命力的敬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