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隐寒墟,牛羊杂乱石。
林果摇青黄,已纵飞鸟吃。
【注释】
1、芗(xiāng):山间美酒。
2、隐:藏,隐蔽。
3、寒墟: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4、牛羊杂乱石:指牛羊在乱石间觅食。
5、已:已经。
6、纵:任凭。
【赏析】
《诗》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佚名《诗经·小雅·采采卷耳》)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抒发诗人情怀的小诗。
首句“桑柘隐寒墟”,写山居环境的清幽。桑树和柘树是农村常见的树木,枝叶丛密,可以遮挡烈日,所以常被用来遮蔽房屋,使之免受阳光直射。寒墟则是指偏僻荒凉的地方,这里借指作者所居的山居。
次句“牛羊杂乱石”,点出山居生活的宁静。牛羊在山野中随意吃草,互不干扰,与四周的山林形成对比,更显出山村的静谧。
第三句“林果摇青黄”,写山居中的丰收景象。林子里的树叶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从绿色变成黄色,再由黄变绿,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这里的“青”和“黄”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树叶的颜色变化。
末句“已纵飞鸟吃”,写山居中的和谐景象。鸟儿在树林间自由地飞翔,寻找食物,与山林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环境特点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