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泉静后闻,去鸟空中灭。
耳目吾不营,烟景相与悦。
【注释】
芗岩:山名。在福建永春县西南三十里。居:居住。去鸟:飞过的鸟儿。营:营求,追求。烟景:指烟霭和景色。悦:高兴。
【赏析】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其中“微泉静后闻,去鸟空中灭。”这两句写山泉在寂静中发出细微的声响。
首二句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芗岩山居孟夏”交代居处;“微泉静后闻”写山居环境之静。山居环境之静,有其独特的情趣。古人常把山中的泉水比作佳人,如“潺潺溪水似佳人”(《山居秋暝》)就是一例。而此句则从泉声着笔,以“微”字状泉水的细碎,以“静”字状泉水的幽深,写出了山居环境之静的特点。“去鸟空中灭”,既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又表现出诗人的心境之闲。诗人在这里用一个“灭”字,将“空”与“灭”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看见那归巢的鸟儿在空中消失,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山居环境的安静、幽深,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向往。
三、四句承上启下,由实转虚。前一句“耳目吾不营”,“耳”指听,“目”指看,“不营”即不追求。这里说诗人不追求耳目声色之娱乐,这是说诗人清心寡欲。后一句“烟景相与悦”,“烟景”既指山居周围的山水风光,也暗含着诗人自己的心灵世界。所谓“烟景相与悦”,即是说山居的烟景给诗人带来精神上的愉快,使诗人陶醉。这两句是说,虽然诗人不追求耳目声色的享受,但山居环境的幽静和山居的烟景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愉快。
最后两句“吾何爱于吾庐?”(《答王建之书》)“爱”即喜爱,“庐”为房屋,此处指山居。这两句写山居之美。“吾何爱于吾庐?”即诗人为什么喜欢这所房子?因为山居环境幽静,可以使人远离尘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而且山居的烟景也是美的,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诗人说:“吾何爱于吾庐?”
全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