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初拆御袍红,艳质煌煌日正中。
曾对集英瞻衮冕,孤臣洒泪立东风。
牡丹
九枝初拆御袍红,艳质煌煌日正中。
曾对集英瞻衮冕,孤臣洒泪立东风。
注释:
牡丹:指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这里借指唐玄宗皇帝。
九枝:指唐朝时皇帝所佩带的九枝玉簪。
御袍:皇帝的龙袍。
艳质:美丽的花朵。
煌煌:形容灿烂辉煌。
集英殿:唐代皇帝在集贤殿举行宴会,群臣上表献赋时,会集英才于殿上,故名。
衮(guàn)冕:天子礼服上的衣帽,古代王侯大臣所戴的礼帽。
孤臣:作者自指。
洒泪:流着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兼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盛开的牡丹来表达自己对唐玄宗的怀念之情。
首句“九枝初拆御袍红”,描写了牡丹花的艳丽色彩和高贵身份,同时暗喻唐玄宗皇帝。次句“艳质煌煌日正中”,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辉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皇帝的敬仰之情。第三句“曾对集英瞻衮冕”,回忆了当年唐玄宗在集英殿举行宴会的场景,以及自己作为臣子参与其中的情景。尾句“孤臣洒泪立东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