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
于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
名节道乡峻,词章淮海雄。
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
旧祀儒宫侧,新祠佛寺东。
开山犹别子,传钵许宗风。
俎豆干戈后,诗书煨烬中。
千年期勿坏,印印此心通。

壬辰年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位友人于雁苍建赤城先生祠赋唐律一十韵以纪其事(《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二)。

注释:壬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为壬戌年。

胡子:苏轼的字。

持孙:苏轼的字。

平叔:苏辙的字。

刘正仲:刘安节的字。

雁苍:山名,在今安徽怀远县北。

赤城先生祠:纪念赤城先生张载的祠庙。

朱老:朱熹。

经本:《大学》,儒家五经之一。

释翁:指释文莹。

于蓝青所出:于蓝是苏轼的号,“青”是其表字。

他石玉堪攻:指张载的著作《经学理窟》。

文启吾乡秀:指张载的文学成就。

心知百代崇:指张载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推尊非苟合:强调尊敬并非出于私情。

议论自难同:指张载与王安石的观点不同。

名节道乡峻:指张载的名望和节操高洁。

词章淮海雄:指张载的文章风格豪放雄健。

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指张载受到众人的称赞。

旧祀儒宫侧:原在儒学宫旁,后迁移至此处。

新祠佛寺东:新建的祠庙位于佛寺东边。

开山犹别子:比喻张载开创学术,如同父母分别子女一样。

传钵许宗风:指后人继承并发扬张载的学术思想。

俎豆干戈后:俎豆代表礼仪,干戈代表武力,两者已不重要,指文人不再关注政治。

诗书煨烬中:指书籍被烧毁,只剩下诗书的残骸。

勿坏:保持完好。

印印此心通:指永远铭记张载的思想。

译文:

壬辰年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位友人在雁苍山修建了赤城先生祠,用唐律赋诗一首以纪此事。(《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注释:壬辰:即熙宁九年。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均为苏轼的朋友。

雁苍:在今安徽怀远县北。赤城先生祠:祭祀北宋理学家张载的祠堂。

朱老夫子:朱熹。

经本:《大学》。释翁:释文莹。

于蓝青:苏轼的号,“青”是其表字。他石玉堪攻:指张载的著作《经学理窟》,其中蕴含玉石般珍贵的内容。文启吾乡秀:指张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心知百代崇:指张载的思想影响深远,被历代人们所尊崇。

推尊非苟合:强调尊敬他人并非出于私情。议论自难同:指张载与王安石的观点存在分歧。名节道乡峻:指张载的名望和节操高尚。词章淮海雄:指张载的文章风格豪迈而有力。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指张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他的学问将永垂不朽。旧祀儒宫侧:原在儒学宫旁边,后迁移到此处。新祠佛寺东:新建的祠堂位于佛寺东边。开山犹别子:比喻张载开创了学术领域,就像父母分别子女一样。传钵许宗风:指后来的人继承了张载的学术思想。俎豆干戈后:俎豆代表礼仪,干戈代表武力,现在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指文人不再关心政治。诗书煨烬中:指书籍被烧毁,只剩下诗书的残骸。勿坏:保持完整无损。印印此心通:指永远铭记张载的思想。

赏析:

此诗为酬答朱晦庵之赠。朱公曾说:“某顷尝闻先生之教,以为孔孟之遗言,得之固善,亡何不幸遭世故,废置不复讲习,幸先生之教不废也。”可见朱公对张载学说的重视,而张载本人也曾表示过“天下事无足怪者”,认为“天下无一人不是天地之心”。苏轼则认为张载“穷天地之奥区,察万物之情状”,能穷尽天地间的一切奥秘,体察万物间的各种状态,因此对张载十分推崇。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