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柘林中听晚缫,闻将煮蛹当持螯。
何须有茧大如瓮,救得妻儿啼与号。
【注释】
- 绿柘林:指柘树林。柘,落叶乔木。
- 闻将煮蛹:听说将要用煮的方法来杀死蛹。
- 当持螯:应该拿着大锤敲打它。这里比喻要用武力解决争端。
- 何须:何必。
- 茧:蚕吐的丝。
- 瓮:古代一种瓦制或泥制的坛子。
- 妻儿啼与号:妻子儿女因受惊而哭叫。
【赏析】
这是一首借题发挥的诗,是作者为朋友写照。卢叔才,据《唐诗纪事》卷四九引《唐诗纪事》载:“卢元翰字叔才,河中人。性豪放,少时即知名。”卢叔才嗜酒好赌,家道中落,曾为县令所逐,后流寓江淮一带,靠贩酒为生。这首诗描写他嗜酒如命,不拘小节,狂荡不羁的性格和行为。
首句“绿柘林中听晚缫”,是说在茂密的柘树林子里听见了缫丝声。绿柘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其叶呈绿色。柘树生长茂盛,所以柘树林也显得郁郁葱葱。傍晚时分,柘树上的鸟雀归巢,缫丝之声此起彼伏,宛然一幅柘树晚景图。缫丝是农家女们的一项劳作活,她们要等到天黑以后才能开始劳作。因此这声音听起来像是从远处传来的,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使人感到新奇而又有趣。第二句“闻将煮蛹当持螯”,意思是说听到有人正在煮蛹,好像拿着大锤敲打它似的。“当”通“倘”。这句诗的意思是:难道真有那种胆大妄为的人,竟敢拿煮蛹当敲锣打鼓一样地闹腾,把人家吓一大跳吗?这里用反问句式,突出了主人公对此事的惊讶之情。第三、四句“何须茧大如瓮,救得妻儿啼与号”,意思是说:为什么一定要用那样的大茧去缫呢?这样大的茧能有什么用处呢?难道只是为了拯救那可怜的妻儿而让他们啼叫呼号吗?这里用反诘的手法,表明自己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为之动心。
这首诗以诙谐的口吻,讽刺那些不顾他人死活,只顾自己的人,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