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
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
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赏析】
《环翠亭》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的一首七律。此诗描绘了环翠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描绘了城市中的人们无法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因此决定建一座高高的亭子以俯瞰远方的山脉。这里,“城居”和“万山重”分别指的是城市居民和广阔的山脉。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进一步描绘了环翠亭周围的景色。这里,“虚旷”和“天宇外”都指天空,表达了诗人对于天空的无限遐想。而“画屏中”则是指环绕在亭子周围的山水画般的美景。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现了环翠亭周围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颈联“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凝岚散蔼”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削玉排青”则形容山峦如同玉石一样排列整齐。这两个词语描绘了环翠亭周围山峰的雄伟壮观。
尾联“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表达了诗人对于环翠亭的喜爱以及对于自然美的赞美。这里的关键词“贤公”指的是贤明的君主,暗示着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并保护这片美丽的山水。
整首诗通过对环翠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