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淡风光近上元,迎神箫鼓自年年。
客行不趁花灯市,月满寒江水拍天。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的能力。这类试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背景和作者情感来回答。
本诗是诗人在乐清道中所作,描绘了一幅“雅淡风光”图,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色的喜爱之情。首句中的“近上元”指的是元宵节,诗人通过描绘这一节日特有的氛围,表现了自己的心境。二句写迎神箫鼓,表达出诗人对这一活动的厌烦。第三、四句写月满寒江的景象,以景语结情,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饰,体现了诗人淡泊的人生态度。
【答案】
①雅淡风光近上元:指元宵节。雅淡,指淡雅清淡之意。②迎神箫鼓自年年:形容每年元宵节都有迎神的箫鼓声。③客行不趁花灯市:指游子在元宵节没有去赶热闹。④月满寒江水拍天:指诗人看到明月高悬于寒江之上,感到月亮很美。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景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节日特有的氛围的喜爱之情。开头两句写“雅淡风光”,即元宵节。“迎神箫鼓自年年”一句,写每年元宵节都有迎神的箫鼓声,表明自己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不再新奇。后两句“客行不趁花灯市”“月满寒江水拍天”,则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心境。“客行不趁花灯市”意谓游子在元宵节没有去赶热闹,而是独自行走,这既反映了诗人淡泊的人生态度,又表现了他与世俗隔绝的孤独感。“月满寒江水拍天”则写出了诗人在月光照耀下的寂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