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
注释:
百粤(yuè)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百粤(古国名),指广东、广西一带。喧哗,喧闹。指顾,指点。这里用“指”字作动词,意为指点。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耕桑,耕种和采桑。遗俗,遗留下来的风俗。草木,指植物。故城,指旧时的城池。空,空虚。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近泽,靠近水边的地方。知,知道。田美,好的田地。多鱼,有很多鱼。验,验证。海丰,海洋富饶。
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
形势地,地势形势。越绝,指越王勾践的《越绝书》。控,控制。辽东,古代地名,今辽宁辽阳市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马粹老人在四明杂诗中的第十首。诗人通过描述百粤、三江、草木故城等地理环境,以及耕作、捕鱼等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诗人以百粤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百粤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物产和繁荣的经济闻名于世,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朴实。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百粤的喧嚣与活力,这种繁华的景象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曾历经坎坷,最终成为一代霸主,他的事迹激励着诗人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诗人转而关注三江地区。这里的山川壮美,水波荡漾,诗人站在山巅上,可以俯瞰整个三江流域的景色。这里的山水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他感叹道:“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诗人转向描写草木故城的荒凉景象。这里的城市虽然曾经繁华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荒芜破败。诗人站在故城的废墟上,不禁感叹世事变迁的无常。然而,尽管故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它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百粤、三江、草木故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