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堂堂老不臞,照斋佚阁送居诸。
断常不著安禅后,寻伺皆空入定馀。
护戒独持螺画行,翻经时作鹿轮书。
山城为令真非恶,更喜游从得浩初。
【注释】
觉僧(jìn)首:和尚,即僧人。首,指和尚。
道貌堂堂:形容人的相貌端庄严肃。
不臞(qū):不瘦。
照斋佚阁:照看斋房和藏书楼。
居诸:住在那里。
断常:断绝世俗之事,专心于修行。
安禅后:禅宗修行的一种方法,通过打坐来达到心静的境界。
寻伺皆空入定余:寻找机会进入定境。
螺画行:用贝壳装饰的经书,称为“螺书”。
鹿轮书:用鹿皮制成的经书,称为“鹿书”,是佛教经书的一种特殊装帧形式。
山城为令真非恶:在深山之中担任县令,并不邪恶。
更喜游从得浩初:更加欢喜的是与朋友一起游玩。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僧人道貌堂堂而不失清瘦,不因年岁增长而减损其威德,而是更加庄重地修行。他能够断绝世俗之事,专心于修持佛法,从而得以进入心静之境,并有机会进入更深的定境。此外,他还擅长书写经书,用贝壳装饰的经书称为“螺书”,用鹿皮制成的经书称为“鹿书”,是佛教经书的特殊装帧形式。最后一句中,他更是在深山之中担任县令,并不邪恶,而是更为欢喜地与朋友一起游玩。
这首诗赞美了这位僧人的道貌、修行、学识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