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养京都突未黔,苍黄荼毒血沾襟。
百年过隙知难复,三釜缠哀政自深。
不为鲈莼归亦好,独甘羊枣果何心。
寄言世上斑衣子,温清应须竞寸阴。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其内容如下:

迎养京都突未黔,苍黄荼毒血沾襟。
百年过隙知难复,三釜缠哀政自深。
不为鲈莼归亦好,独甘羊枣果何心。
寄言世上斑衣子,温清应须竞寸阴。

译文

迎养京都突然未黔,苍黄荼毒血沾襟。
百年光阴如过隙知难复,三釜缠哀政自深。
不为鲈莼归亦好,独甘羊枣果何心。
寄言世上斑衣子,温清应须竞寸阴。

注释

  • 婺源祁门二令母年八十求为保官注家便阙慨然慕之作诗二首自悼:婺源和祁门是江西的两座县,这里的“二令”指的是两位地方官员的母亲。她们年满八十,请求得到保官注家(即官职)的待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被朝廷拒绝。因此诗人感慨并写下了这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
  • 迎养京都突未黔:迎接抚养母亲到京都时,突然得知母亲没有合适的安排(即“黔”,指贫苦或贫困)。
  • 苍黄荼毒血沾襟:面对突发的变故和母亲的困境,作者内心悲痛至极,如同被鲜血染红的衣服一样,泪水湿润了衣襟。
  • 百年过隙知难复:人生百年,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知道这样的时光难以重来。
  • 三釜缠哀政自深:在政治漩涡中挣扎,受到牵连,痛苦难以摆脱。
  • 不为鲈莼归亦好:即使不追求鲈鱼和莼菜这样的美食,回家也是好的。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独甘羊枣果何心:独自品尝羊枣(一种美味的干果),又有何心思?这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物质匮乏也能安然度日。
  • 寄言世上斑衣子:告诉世人,那些穿着五彩斑衣的人(指富贵人家),他们的生活并不比我们更好。
  • 温清应须竞寸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生活,不要辜负时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母亲因未能获得应有的待遇而感到悲痛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理解。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处境和自己的情绪,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