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访溪山,消尽机心大智闲。
元亮孤舟聊自棹,尚平家事不相关。
叩门虽幸千金顾,恋德翻嗟半日还。
并水幽亭同历览,应怜瓢饮政希颜。

【注释】

  1. 曾梦良:唐代诗人王维的号。
  2. 清明时节访溪山:清明时节去拜访溪山。
  3. 消尽机心大智闲:消除了心中的杂念,使智慧得到真正的休息。
  4. 元亮孤舟聊自棹:陶潜(渊明)是东晋时期的隐士,他的字是“元亮”。这里以陶潜自比,表示自己与世无争。
  5. 尚平家事不相关:张衡曾任蜀郡太守,治理有方,深得民心,但后来因政治原因而遭贬,所以用“尚平”指代他,表示自己的家事与政治无关。
  6. 叩门虽幸千金顾:虽然被赏识,但仍感幸运。
  7. 恋德翻嗟半日还:留恋美德,却因为时间短暂而感到遗憾。
  8. 并水幽亭同历览:坐在并水边的幽静亭子里一同游览。
  9. 应怜瓢饮政希颜:应该怜悯像我这样独自饮酒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清明时节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首联“曾梦良”,即诗人自称其为“曾梦良”,表达了他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清明时节访溪山,消尽机心大智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访问溪山的情景。这里的“消尽机心”指的是摒弃世俗纷扰,回归自然;而“大智闲”则是指超脱尘世纷扰,心境宁静。

颈联“元亮孤舟聊自棹,尚平家事不相关”,则通过诗人与陶渊明、张衡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元亮”指的是陶渊明,而“尚平”则是指张衡。

尾联“叩门虽幸千金顾,恋德翻嗟半日还”,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幸受到赏识,但却因时间短暂而感到遗憾的情绪。这里的“叩门”指的是诗人向赏识者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恋德”则是指诗人对自己的道德修养的自豪。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