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无杂客往仍还,趺坐澄心定水寒。
清净苦嫌千日酒,萧闲惟事一铢檀。
眼中金屑全无用,髻里明珠得自看。
作止更能除任灭,已无禅病自轻安。

友卿弟见和复赋二首

门无杂客往仍还,趺坐澄心定水寒。

清净苦嫌千日酒,萧闲惟事一铢檀。

眼中金屑全无用,髻里明珠得自看。

作止更能除任灭,已无禅病自轻安。

注释:

  • 友卿弟见和复赋二首:友卿弟(即王徽之)来拜访并作了一首赋。友卿弟:指王徽之,字子猷,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与谢安是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谈笑。有一次,谢安设宴招待他们,席间有人提议吟诗作赋,王徽之便写了一篇赋文。谢安读后赞叹不已,于是请王献之(王徽之的哥哥)也作一篇。王献之不假思索,顷刻之间就写好了,众人都为之惊叹。后来人们常用“一赌白头”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这里指王徽之与王献之兄弟俩的才学。
  • 门无杂客往仍还:门前没有来往的客人。门无杂客:指王徽之与谢安等人的关系密切,彼此交往频繁。
  • 趺坐澄心定水寒:王徽之在书房中盘腿而坐,静静地坐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宁静而安详。
  • 清净苦嫌千日酒:王徽之非常厌恶那些整天喝酒的人,认为他们只会消磨时光,浪费生命。
  • 萧闲惟事一铢檀:王徽之喜欢安静的生活,他只关心一些细微的事情,如品味茶的味道。
  • 眼中金屑全无用:王徽之认为眼中所见的金色颗粒并无实际用处,只是用来点缀自己的装饰而已。
  • 髻里明珠得自看:王徽之喜欢佩戴珍珠发髻,他认为珍珠的美丽在于它的光泽和质感,而不是它的价值。
  • 作止更能除任灭:王徽之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 已无禅病自轻安:王徽之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欲望和烦恼,他感到身心轻松,心境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王徽之对友人友卿弟来访时的所作赋文。王徽之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才学和品德深受世人敬仰。这首诗通过对王徽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注重修养的品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徽之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欣赏的美好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