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宏议裨初政,学省雄文畏后生。
不悟宦游成左计,只今无米糁藜羹。

诗句释义:

  1. 中台宏议裨初政,学省雄文畏后生。 -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和学术两方面的观察与评论。”中台宏议”指的是中央政府或朝廷的宏大政策讨论,而“裨初政”则意指这些讨论对新政府的初步建立有所帮助。“学省雄文”可能是指学术机构中产生的雄辩文章,而“畏后生”则意味着学者们对这些新兴的政策或理论持谨慎态度,担心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2. 不悟宦游成左计,只今无米糁藜羹。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仕途和生活现实的感慨。”不悟”表示没有意识到,”宦游”指的是在外做官或旅行,”成左计”可能是指采取错误的策略或方法。”只今”表示如今,”无米糁藜羹”是一个比喻,意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充饥(藜羹是一种用藜叶做成的食物)。这句话整体上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仕途不顺和个人生活困苦的无奈和失望。

译文:
在中台进行宏伟的政策讨论有益于初政的建立,但学术机构中的雄辩文章让人担忧,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我没有意识到官场生涯会是一条错误的道路,现在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维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批评了一些官员和学者的行为和态度。首句“中台宏议裨初政”强调了政府决策的重要性,而次句“学省雄文畏后生”则批评了学术界的一些保守态度。第三句“不悟宦游成左计”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和困惑。最后一句“只今无米糁藜羹”,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现实压力。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个人处境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