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曹无事身得闲,午睡绝恶呼当关。
榻施籧篨独展转,梦觉不离周孔间。
官出砚州初乏砚,过眼罗纹如过电。
半生用一即墨侯,颇欲易之贫不办。
旧闻梦砚湘君祠,乃今神异真类之。
秣陵真儒岂虚授,文字之祥昌不衰。
擘笺亹亹称名笔,正始微言欲俦匹。
终当辞藻瑞朝廷,更请焚膏勤继日。
这首诗的作者名不详,但可以推断出是宋代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其诗风豪迈奔放,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仙曹无事身得闲,午睡绝恶呼当关。
- 注释:仙曹,神仙的衙门。无事,没有事做。身得闲,身体得到了休息,没有烦心事。午睡,中午的小憩。绝恶,彻底断绝了邪恶的念头。呼当关,呼唤着守卫关口的人。
- 赏析:诗人在仙曹中无事可做,中午小憩时彻底断绝了邪恶的念头,只有安宁和宁静陪伴着他。
- 榻施籧篨独展转,梦觉不离周孔间。
- 注释:榻施籧篨,铺设了一张床和一个枕头。展转,翻身或翻来覆去。周孔,指孔子(周朝)和孔丘(孔子)。
- 赏析:诗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梦见了自己在周朝和孔子之间徘徊。
- 官出砚州初乏砚,过眼罗纹如过电。
- 注释:官出砚州,指离开砚州的官职。乏砚,缺少墨汁。过眼罗纹,形容墨迹快速地闪过。如过电,形容速度之快。
- 赏析:由于缺乏墨汁,诗人笔下的文字迅速闪过,如同闪电一般。
- 半生用一即墨侯,颇欲易之贫不办。
- 注释:半生用一即墨侯,意思是在一生中只使用一种墨汁。即墨侯,指墨汁。颇欲易之,表示想要更换墨汁。贫不办,贫穷得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 赏析:诗人在贫困中生活,却仍然希望改变现状,追求更高雅的生活。
- 旧闻梦砚湘君祠,乃今神异真类之。
- 注释:旧闻,以前听说过。梦砚湘君祠,指的是诗人曾在梦中到访湘君祠。乃今神异,现在真的感受到了神灵的奇异之处。
- 赏析:诗人曾经梦想过湘君祠的神奇,而现在真正感受到了神灵的存在。
- 秣陵真儒岂虚授,文字之祥昌不衰。
- 注释:秣陵,指南京。真儒,真正的学者。岂虚授,不是虚假的授予。文字之祥,是指文字带来的吉祥。昌不衰,意味着这种吉祥永远不会衰退。
- 赏析:诗人认为南京的学者并不是虚假的授予,而是真正的传授智慧。文字所带来的吉祥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 擘笺亹亹称名笔,正始微言欲俦匹。
- 注释:擘笺,指书写或绘画。亹亹,勤勉的样子。称名笔,称赞自己的文笔。正始,指正始时期的文化。微言,微妙而深刻的言论。欲俦匹,希望能够与同类相匹敌。
- 赏析:诗人勤勉地书写着优美的文字,希望能够与古人的智慧相匹敌。
- 终当辞藻瑞朝廷,更请焚膏勤继日。
- 注释:辞藻,指文辞华美。瑞朝廷,给朝廷带来吉祥。更请焚膏,更加努力地学习。继日,连续不断地工作或学习。
- 赏析: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华丽的辞藻来给朝廷带来吉祥,并将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来报答国家。
这首诗的译文为:我在仙曹中无所事事,中午小憩时彻底断绝了邪恶的念头。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梦见了自己在周朝和孔子之间徘徊。离开砚州后,我深感缺少墨汁的困扰,渴望更换它却无法实现。我曾经听说湘君祠的神奇,现在真的感受到了神灵的存在。南京的学者并不是虚假的授予,而是真正的传授智慧。文字所带来的吉祥将会永远持续下去。我勤勉地书写着优美的文字,希望能够与古人的智慧相匹敌。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继续不断地工作来报答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