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笔力扫千军,卷舌无声岂不能。
欲似元戎耀奇策,故令偏帅作先登。
释义:自古以来,我的笔力横扫千军万马,我的声音如雷霆般响亮,难道就不能发声吗?我想像元戎那样施展奇妙的谋略,因此让偏师作为先锋。
译文:自古以来,我的笔力横扫千军万马,我的声音如雷霆般响亮,难道就不能发声吗?我想像元戎那样施展奇妙的谋略,因此让偏师作为先锋。
注释:从来:一直以来、自古;扫千军:指文辞雄健有力,气势磅礴;卷舌无声:《左传·僖公十年》载:晋公子重耳在齐国过流亡生活,齐桓公对他十分优待。他向齐桓公求取回国做国君的恩惠,齐桓公说:“君王您想回国当国君,必须用言辞说服我。”于是,重耳就请求齐桓公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练习说话。齐桓公说:“好,你尽管开口吧!”于是,重耳开始说话了。他先吐出“善”字,然后才说出“吾思长发而御乎商舟”的话。齐桓公听了之后,高兴地说:“啊哈!这真是‘口无择言’啊!”《汉书·艺文志》:“古有诗人之赋,其词约,其志洁,其称物廉矣。其体大而思精,其志逸而词切,其旨遥而语近,其言哀而调欢,其感人深而气薄,其志背然而心密。”卷舌无声:《左传·僖公十年》载:晋公子重耳在齐国过流亡生活,齐桓公对他十分优待。他向齐桓公求取回国做国君的恩惠,齐桓公说:“君王您想回国当国君,必须用言辞说服我。”于是,重耳就请求齐桓公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练习说话。齐桓公说:“好,你尽管开口吧!”于是,重耳开始说话了。他先吐出“善”字,然后才说出“吾思长发而御乎商舟”的话。齐桓公听了之后,高兴地说:“啊哈!这真是‘口无择言’啊!”
赏析:这首杂诗写于作者随唐王朝平定安史乱后所作《登科后献主司》、《送人游吴》等诗时。前二句以自己作比,说自己有横扫千军之力,但因不能发声而不得施展抱负,暗含怀才不遇之意。第三句以元戎喻己为帅,欲令偏师先登,暗含自己有建功立业之意。末两句则以晋公子重耳为例,说明自己有建功立业之意。全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