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不傍此庵来,竹静幽兰一笑开。
若处鲜鲜解人意,等闲冰破作春雷。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竹”“幽兰”等植物形象,来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二句写景,“浮云不傍此庵来”,浮云从庵外飞过,不沾半点尘埃,可见这“庵”之高洁。“竹静幽兰一笑开”,竹子在静静地伫立着,幽兰花香沁人心脾,仿佛是在微笑地欢迎前来的客人,可见这“竹”之高雅;“若处鲜鲜解人意,等闲冰破作春雷”,竹子生长茂盛,郁郁葱葱,好像在为来访者解除忧愁,而冰层在它的脚下破裂,又好像是它发出的春雷,把春天的信息传播开来。第三句写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暗指自己有远大的抱负。第四句抒发自己希望早日实现抱负的急切心情。最后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自信。

【答案】

曾氏北园

浮云不傍此庵来,竹静幽兰一笑开。

若处鲜鲜解人意,等闲冰破作春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曾巩因遭谗被贬谪,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来到郴州,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北园。曾巩在《北园》一诗中写道:“我昔游京师,所见皆华屋。”“北园虽小大,可以庇风雨。”北园虽然不大,但可以遮蔽风雨,所以诗人十分珍视。曾巩在郴州北园种竹修竹,并写了这首《北园竹》。

首联“浮云不傍此庵来,竹静幽兰一笑开”是说:天上飘浮的白云并不靠近这个庵,而是远远地飘过;竹子在悄悄地伫立着,幽兰花香沁人心脾,好像在微笑着欢迎前来的客人。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竹子亭亭玉立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幽兰花香气清雅淡雅的特点。

颔联“若处鲜鲜解人意,等闲冰破作春雷”意思是:如果这个地方能够给人带来清新的气息,那么它就像那等闲冰破时的春天雷声一样,将春天的信息传播开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竹子生长茂盛,郁郁葱葱,好像在为来访者解除忧愁。第三句写竹子破土而出的景象,暗指自己有远大的抱负。第四句抒发自己希望早日实现抱负的急切心情。最后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