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老子定相亲,应问三湘放逐臣。
为报君恩似天地,不教重作岭南人。
【注释】
南华:即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慈愿:僧人的名号。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李渤为江州刺史,送僧慈愿往游南华,作此诗赠别。
“南华老子定相亲”,是说山中的老僧定会与我亲近。南华为五老峰的一部分,山上有著名的佛教圣地“南华寺”。诗人以老僧为亲,表明他与老僧之间有深厚的交往。
“应问三湘放逐臣”,意思是说,你应当去看望那被贬三湘的屈原。屈原是楚人,因遭谗言而被流放到三湘一带,所以这里用“三湘放逐臣”来代指屈原。诗人用屈原的故事来勉励老僧,希望他能像屈原那样,不屈不挠,永垂不朽。
“为报君恩似天地”,意思是说,我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就像天地一样广阔。这里的“君恩”指老僧对我的知遇之恩。诗人用天地来比喻自己的感恩之情,表达了自己对老僧的感激之情。
“不教重作岭南人”,意思是说,我不希望你再回到岭南去。岭南是唐时的一个地名,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诗人用这一地方来暗指老僧曾经被贬的地方,希望他不要再去那里。诗人用这样的方式,既表达了自己对老僧的关怀之情,又表现出自己对老僧的尊重之意。
【译文】
南华山的道士一定会和我结下深厚的友情,应该去问问那被贬到三湘的屈原吧。
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就像天地一样广阔,我绝不会让你再回到岭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