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折松枝为麈尾,圆刳杉树作茅庵。
本来面目无人识,却许江山静处参。
【注释】
偶书:偶然写的诗。长折松枝为麈尾,圆刳杉树作茅庵:把松枝做成拂尘的尾子,把杉木削成长条做成茅草屋。本来面目无人识:指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是没有人能够认识清楚的。却许江山静处参:允许我在山中安静地读书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中时的即兴之作。前两句描写了诗人自己用松枝和杉木制作拂尘、茅屋的情景,表现出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性格。后两句表现了他对佛家的“本来面目”的理解,认为只有远离喧嚣、清幽的环境才能使人真正理解佛家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对隐遁山林生活的喜爱。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