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照亭边两橹催,凤栖台下片帆开。
龙盘虎踞行远矣,牛渚鸡笼安在哉。
无端鞍马三年役,有意莼鲈异日来。
樽酒故人谁待我,故应风月尚徘徊。
晚泊长芦,有怀历阳。金陵(今南京市)的朋好。
犀照亭边两橹催,凤栖台下片帆开。
龙盘虎踞行远矣,牛渚鸡笼安在哉?
无端鞍马三年役,有意莼鲈异日来。
樽酒故人谁待我,故应风月尚徘徊。
注释:
犀照亭:位于长芦镇南岸的一座亭子。
凤栖台:位于长芦城北的台名。
凤栖台下句:凤凰栖息的地方。凤栖台是南朝齐和帝萧宝融所建,故址在今安徽芜湖县东南。
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龙盘、虎踞。
牛渚:指牛渚山,在安徽当涂县东南。《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40),檀道济自江陵率众南归,至秣陵口(即当涂口)。“上使左右作牛渚歌”,即此诗前两句。
鸡笼山:又名鸡笼山,在牛渚山西南。
无端:无意。
无端鞍马三句:意谓没有料到自己会长期为官在外,而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又成了遥远的梦。
风月:这里指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贬居长芦时。首联描绘了长芦的夜景:“犀照亭边两橹催,凤栖台下片帆开。”犀照亭,位于长芦镇南岸的一座亭子。夜晚,两船在犀照亭下驶来驶去,发出急促的桨声;凤栖台上的船帆也缓缓地被掀起,一片风平浪静的景象。然而,诗人却无心欣赏这宁静的夜景,而是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颔联回忆了昔日与友人在牛渚山一带游赏的情景。那时,他们一同登临凤栖台,观赏那美丽的风景;一同泛舟于牛渚山下的长江之上,领略那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色。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在牛渚山上度过漫长的时光,心中不免感慨万分。颈联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他曾经多次想要回到故乡,过上安逸的生活。可是,由于政治原因,他却一直未能如愿以偿。如今,他只能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岁月,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樽酒故人谁待我,故应风月尚徘徊。”这里的“樽酒”指的是美酒,诗人用它来表达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他也在暗示自己在长芦的孤独生活。尾联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故应风月尚徘徊。”“徘徊”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又不愿意过上那种充满束缚的生活。这种矛盾和挣扎,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