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两潮西复东,淮边杨柳酣薰风。
送春白花去漠漠,避日黄鸟啼匆匆。
陶彭泽多倦官叹,桓琅邪今衰病翁。
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
【注释】
秦淮:指秦淮河,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两潮西复东:指江水向东流去又向西流回来。陶彭泽:陶渊明的字。多倦官叹:多次为官感到厌烦并叹息。桓琅邪:指桓温,他曾在建康(古称建康)作过大都督、大将军等职,故称桓公。衰病翁:身体衰弱的老人。会:将来。健日:健康的日子。拟就绿阴横钓篷:打算在树荫下垂钓休息。
【赏析】
《秦淮两首》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歌主要描绘秦淮两岸的风光以及作者自己的感慨。第一首写景,第二首抒情,第三首议论,最后以“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作为全诗的结束语。
首联:“秦淮两潮西复东,淮边杨柳酣薰风。”
这是描写秦淮河畔风景和季节特征的诗句,秦淮河位于南京城北长江与古秦淮河交汇处,是一条古老而繁华的河流。诗人用“两潮西复东”来描述秦淮河的水流情况,形象地表达了河水流动的自然景观。同时,“淮边杨柳酣薰风”则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这句诗通过“酣薰风”一词,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
颔联:“送春白花去漠漠,避日黄鸟啼匆匆。”
这里描述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诗人观察到,随着春天的深入,原本盛开的白色花朵逐渐凋谢,而黄色的鸟儿也因逃避太阳而匆忙飞离。这种自然的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伤之情。
颈联:“陶彭泽多倦官叹,桓琅邪今衰病翁。”
这一联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陶渊明和桓温的评价。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厌倦官场的生活,选择归隐田园;桓温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晚年因病去世。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长寿的渴望。
尾联:“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
最后一句是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日子,能够在树荫下垂钓休息,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绿阴横钓篷”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个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秦淮河两岸的风景和自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自己未来计划的描述,传递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