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黄鹤莫登临,端使悲翁动楚吟。
日下长安人共远,天围梦泽岁方阴。
北风欲雪雁飞急,南渚始冰鱼伏深。
谁似草堂安隐客,下帷隐几不求心。
”`markdown
诗句赏析
诗句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日下长安人共远,天围梦泽岁方阴。
北风欲雪雁飞急,南渚始冰鱼伏深。
谁似草堂安隐客,下帷隐几不求心。
译文
过去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太阳落下去的地方,长安的人都很遥远,天围梦泽的岁月正阴暗。北面的北风将要下雪,大雁飞得很快,南边的湖泊开始结冰,鱼儿躲在水里。谁能像在草堂隐居的客人一样,放下帷帐和书籍,不去追求名利呢?
注释
- 黄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经常与仙道联系在一起。
- 日下:太阳下山的地方,指晚上或傍晚。
- 草堂:指杜甫晚年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后世以“草堂”代称诗人的居所。
注解
- 《答致仕吴朝请潜登黄鹤楼见招》:贺铸的诗作。
-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现仅存遗址。
- 致仕:指辞官退休。
- 吴朝请:贺铸的朋友,两人关系亲密。
- 草堂:杜甫的故居,位于四川成都市。
- 隐客:指隐居不仕的士人。
- 帷隐几:指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学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首句即通过“昔人已乘黄鹤去”,营造出一种仙气缭绕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的几句则具体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色,如“日下长安人共远,天围梦泽岁方阴”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又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相关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当时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辞职,遂有隐退之念。而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符号,也成为了他情感寄托的对象。因此,此诗不仅是对黄鹤楼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