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英风万世孤,忽瞻容貌涕洟俱。
遗谋不愧生张说,异事犹烦鬼董狐。
黑白已分归节义,丹青长慑在奸谀。
不烦摇扇苍蝇去,一片寒冰挂座隅。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说(667—730):字子直,京兆人,唐代大臣。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遗谋不愧生张说,异事犹烦鬼董狐”二句,意思是:寇准生前的功绩不会被遗忘和诋毁;他的遭遇和事迹,还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赏析】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正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为官清正,深得民众爱戴。公元999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其长子赵廷美即位,是为宋真宗。寇准因反对真宗立刘太后的侄儿李王继位而得罪了真宗,被贬为陕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又派人去陕州赦免了寇准的死罪,并把他召回京城任工部尚书。公元1004年,契丹入侵,寇准率军抵抗,在澶州城下大败契丹军队。但当寇准班师回朝时,却遭到了真宗的猜忌和冷落,最后又被贬到了雷州(今广东海康县),最终忧愤而死。寇准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不息。寇准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这首七绝诗是诗人对寇准的赞美与哀悼之作。全诗以寇准为线索,通过对寇准生平事迹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首句“客有携寇莱公真挂于驿舍傍题云今作阎罗王”,是对寇准身份和地位的直接揭示。寇准作为一位朝廷重臣,曾经担任过宰相之职,后来又被封为相国。这种身份和地位本身就足以说明寇准的非凡之处。然而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寇准身份和地位的描述上,而是进一步通过“凛凛英风万世孤”等诗句来表达对寇准精神品质的赞美。寇准虽然身处高位,但却始终保持着清白廉洁的品格,从不为个人私利所动,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句“忽瞻容貌涕洟俱”则描绘了诗人在看到寇准画像时的悲喜交加之情。寇准的画像悬挂在驿站旁,诗人偶然路过,不禁感慨万千。他既为寇准的遭遇感到悲痛,又为其精神所感动而落泪。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第三句“遗谋不愧生张说,异事犹烦鬼董狐”则进一步强调了寇准的贡献和价值。寇准生前的功绩不会被遗忘和诋毁;他的遭遇和事迹,还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寇准的高度赞誉和对其精神的敬仰。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句“黑白已分归节义,丹青长慑在奸谀”则是对寇准精神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寇准一生坚守正义,不为权势所屈,这种精神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声。而那些奸诈小人则无法掩饰自己的丑恶面目,他们的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和惩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寇准精神的赞扬和对其行为的肯定。同时,这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黑暗终将被光明所取代。

第五句“不烦摇扇苍蝇去,一片寒冰挂座隅”则描绘了诗人对寇准形象的艺术处理。诗人用“一片寒冰挂座隅”来形容寇准形象的高洁和纯洁。这种艺术处理不仅使得寇准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寇准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诗歌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一首难得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