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堕青鬟玉镜奁。
借与彭郎作眉样,西南初月正尖纤。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小孤山下晚波恬”,写诗人乘舟行至小孤山顶,眺望远处的江面,见夕阳余晖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景色十分优美。“妥堕青鬟玉镜奁”中“青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即梳成髻状的发髻。“妥堕青鬟玉镜奁”,形容女子的秀发如青黑色的山峦一样美丽。“妥堕青鬟玉镜奁”中的“玉镜”是比喻。“玉镜奁”,形容女子的秀发如同美玉制成的妆镜。此句用“妥堕青鬟玉镜奁”来形容小孤山的美景,既形象生动,又贴切自然;同时也为下句写女子的美貌作了铺垫。

“借与彭郎作眉样”,“彭郎”指传说中的人。据《搜神后记》记载:彭郎是古越国的男子,因采薪迷路,遇见一个仙女,二人相爱结为夫妻,后来不知去向。“作眉样”指女子眉毛修长、秀丽,如同彭郎眉形。“借与彭郎作眉样”,意思是说女子的眉毛修长秀美,就像彭郎的眉毛一样。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比作美人,写出了女子的美丽;同时,也为下一句写女子眉如月牙做了铺垫。

“西南初月正尖纤”,写诗人眺望远处天空,只见一轮初出的新月高挂于西南天际,月色皎洁,光芒四射。“西南初月正尖纤”中的“西南”指东南方向。“正尖纤”指月牙细长而弯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新月初上时月牙正弯,犹如美人纤长的眉毛。这句诗描写了新月的形状和特点,以“初月正尖纤”来衬托女子的蛾眉,使女子的眉毛显得更加清丽、柔美。

【答案】

译文:

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堕青鬟玉镜奁。

借与彭郎作眉样,西南初月正尖纤。

赏析:

全诗三联皆从眼前之景生发,首联写日暮时小孤山上的晚景,颔联写晚晴时的景色,颈联写新月,尾联写夜幕降临时的景象。

前两联写景,一写山,二写江。“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堕青鬟玉镜奁。”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长江中游北岸,是一座美丽的山峰。诗人登上小孤山顶,望见远处的江水波光粼粼,水面宁静如镜,岸边青山苍翠欲滴。“妥堕青鬟玉镜奁”中“青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即梳成髻状的发髻。“妥堕青鬟玉镜奁”,形容女子的秀发如青黑色的山峦一样美丽。“妥堕青鬟玉镜奁”,其中的“玉镜”是比喻。“玉镜奁”,形容女子的秀发如同美玉制成的妆镜。此句用“妥堕青鬟玉镜奁”来形容小孤山的美景,既形象生动,又贴切自然;同时也为下句写女子的美貌作了铺垫。

第三联写景,由山写到江。“借与彭郎作眉样”,“彭郎”指传说中的人。据《搜神后记》记载:彭郎是古越国的男子,因采薪迷路,遇见一个仙女,二人相爱结为夫妻,后来不知去向。“作眉样”,指女子眉毛修长、秀丽,如同彭郎的眉毛一样。“借与彭郎作眉样”,意思是说女子的眉毛修长秀美,就像彭郎的眉毛一样。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比作美人,写出了女子的美丽;同时,也为下一句写女子眉如月牙做了铺垫。

第四联写景,由江写到月。“西南初月正尖纤”,写诗人眺望远处天空,只见一轮初出的新月高挂于西南天际,月色皎洁,光芒四射。“西南初月正尖纤”中的“西南”指东南方向。“正尖纤”,指月牙细长而弯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新月初上时月牙正弯,犹如美人纤长的眉毛。这句诗描写了新月的形状和特点,以“初月正尖纤”来衬托女子的蛾眉,使女子的眉毛显得更加清丽、柔美。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小孤山的晚晴景象以及江上的新月,语言清新淡雅,意境空灵隽永。全诗三联皆从眼前之景生发,首联写日暮时小孤山上的晚景,颔联写晚晴时的景色,颈联写新月,尾联写夜幕降临时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