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祠堂写六贤,左丞功业最居先。
仪形已在凌烟阁,岂独丹青一郡传。
【注释】
赵左丞:指赵孟頫,他是南宋画家,擅书法、绘画。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功绩而建的图画阁,绘有二十四位功臣像。仪形:仪表和形象。丹青:即丹青手,古代称擅长绘画的人。传:流传。
【赏析】
赵孟頫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尤以“圆转遒丽”、“笔法秀润”著称。他的绘画成就也很突出,尤其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与黄公望、王蒙齐名,合称“元四家”。赵孟頫的书画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
《赵左丞画像》是元代大诗人元好问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赞美赵孟頫的成就和贡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洪学祠堂写六贤”,指的是元好问在赵孟頫的祠堂前书写了六幅画像来纪念他的成就。这六幅画像分别是赵孟頫的父亲赵与恭、叔父赵与仁、从兄赵与诚、赵与信等。这些画像都是赵孟頫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写六贤”。
第二句“左丞功业最居先”,则是对赵孟頫的赞扬之词。这里所说的“功业”,既包括他的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也包括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贡献。赵孟頫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绘画成就无疑是最高的,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因此,说他的功业最居先是十分恰当的。
第三句“仪形已在凌烟阁,岂独丹青一郡传”,则是对赵孟頫形象的赞颂。这里所说的“凌烟阁”,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功绩而建的图画阁。在这幅图画中,二十四位功臣的形象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赵孟頫的仪形已经出现在这幅图画中,这说明他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已经成为了历史。然而,他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的书法、绘画成就还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郡(地区)的代表,可见他的名声之大。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赵孟頫的赞美和颂扬,展现了他在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元好问对赵孟頫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元代诗歌的优秀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