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天气好,老去倦寻芳。
桃李自春色,园林又夕阳。
卷帘通燕入,扫径惜花香。
寒食清明近,松楸忆故乡。

【解析】

“春日和韵”是题目。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句抒发乡思,最后一句点明题旨。

(1)

首句“新晴天气好”,写春日的天象。

①“新晴天气”,“天气”,指天气,天气好。

②“新晴”,指雨后天晴。

③“好”,形容词,美好。

④“老去倦寻芳”,诗人因年老体衰,无心赏花寻芳,而只能闲情赋诗了。

⑤“春色”,春天的色彩。

⑥“自春色”,自然地、自然而然地。

⑦“园林又夕阳”,诗人感叹:美好的景物又到了晚霞时分,美景易逝,人生易老,令人感慨万分。

(2)

第二句“桃李自春色”,写桃树与李树的自然美。

①“桃李”,指桃花与李花,这里借指春天的景象。

②“自春色”,自然地、自然而然地。

③“春色”,春天的色彩。

④“自春色”,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欣赏。

⑤“又”,副词,表示重复;再次出现。

⑥“夕阳”,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⑦“园林又夕阳”,诗人感叹:美好的景物又到了晚霞时分,美景易逝,人生易老,令人感慨万分。

(3)

第三句“卷帘通燕入”,描述春天燕子的情景。

①“卷帘”,打开窗帘的动作。

②“通”,动词,从内向外;向内。

③“燕入”,燕子飞入屋檐下。

④“卷帘”,打开窗帘的动作。

⑤“通燕入”,从内向外;向内的燕子飞进屋里来。

⑥“扫径惜花香”,描写春天花坛的情景。

⑦“扫径”,扫除地上的泥土,清扫道路。

⑧“惜”,爱惜。

⑨“花香”,花的香味。

⑩“径”,小路。

⑪“扫径”,清除路旁的泥土,清扫道路。

⑫“惜”,爱惜。

⑬“花香”,形容花儿的芳香。

⑭“径”,小路。

⑮“扫径惜花香”,清除路旁的泥土,清扫道路,珍惜花的芳香。

(4)

第四句“寒食清明近”,描写清明节临近的情景。

①“寒食”,古代习俗,在冬至后的一阳日起一百零五天内禁火冷食,故称寒食节。

②“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两个节日,一个在冬后,一个在春初。

③“近”,接近。

④“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比喻墓地或坟墓。

⑤“忆故乡”,思念家乡。

(5)

末句“松楸忆故乡”,写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①“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比喻墓地或坟墓。

②“故乡”,指家乡;故乡的土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来反映诗人的情怀,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