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坛归鹤杳,野鹿自成群。
岚气浮清晓,钟声出白云。
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掌握。“鹤林仙坛寺”是这首诗的题目,题目的意思是:鹤林仙坛寺。鹤林仙坛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368号。此寺为宋代名刹,初名“报恩光孝禅寺”,后改称“兴福院”。元大德七年(1303年),敕令改为“兴福兴云寺”;明洪武三年(1370年),赐额“鹤林仙坛寺”。
【答案】
鹤林仙坛寺
古坛归鹤杳,野鹿自成群。
岚气浮清晓,钟声出白云。
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注释:
①杳:消失。②岚气:山间云雾。③浮:浮动。④分:分开。⑤了:完;通“缭”。⑥了:尽。⑦无:没有。⑧了:尽。译文:
古老的台子上归去的白鹤已经消失了踪迹,野外的野鹿自己结成群体。清晨的雾气在山间浮动,寺庙里响起了悠扬的钟声。树木穿过了僧人居住的老屋子,泉水流到了寺庙的大门前分开流淌。人世间的事情无穷无尽,但在这深山之中却听不到一点儿声响。赏析:“古坛归鹤杳,野鹿自成群。”诗人写景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杳”,消失。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幅幽静的画面,诗人以鹤林仙坛寺为背景,将山间的景色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岚气浮清晓,钟声出白云。”这句诗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以“浮”字形容山间云雾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出白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分。”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树木和水流,来体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这里的“穿”、“到”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最后两句,诗人以“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收尾,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