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西风已倦游,老怀悲感不禁秋。
世无阮籍谁青眼,今有杜陵人白头。
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
谁怜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西风萧瑟、细雨绵绵,菊花盛开天际,然而诗人的心情却如这秋天一般黯淡。他感慨世事无常,白发渐生;羞愧于挥霍无度,享用丰盛的美食。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田野,但现实却是他只能孤独地面对这凄凉的秋夜。
首联“雨里西风已倦游,老怀悲感不禁秋。”以西风吹动雨中的酒旗,细雨中飘落的菊花为画面,勾勒出一种凄美而又萧瑟的氛围。诗人感叹自己已经疲倦于这世界的纷扰,心中充满了悲伤,这种感情无法抑制,只能让秋风和细雨作为媒介传达出来。这里的“西风”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秋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之情。
第二联“世无阮籍谁青眼,今有杜陵人白头。”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过去与现实的感慨。诗人怀念阮籍,因为阮籍在《咏怀》中曾表达过他对世事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今现实中的自己却已经年老色衰,如同杜陵人一样,头发已经斑白。这里用到了“青眼”和“白头”,前者象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后者则代表着衰老和消逝。诗人通过对这两个词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失落和无奈。
第三联“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通过自然现象来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大雁迁徙时排列有序,象征着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燕子筑巢,是为了后代的幸福,体现了对后代的关怀。诗人在这里借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末联“谁怜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像一位漂泊不定的旅人,被世人所遗忘,只有孤独的自己和一盏孤灯相伴。这里的“湖海飘蓬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无依无靠的状态,而“只影”则突出了他形单影只、寂寞无助的形象。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面对着孤独的灯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命、友情和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