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于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注释】

观史:读《资治通鉴》。

梧风萧瑟雨初晴:梧桐树的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刚刚停过一场雨,空气清新。

凉入书堂夜气清:清凉的空气进入书房,夜晚的空气中带着清凉。

耿耿兰灯照千古:耿耿(明亮的光)的灯火照亮了千秋万代。

迟迟莲漏转三更:迟迟的莲花计时器转动着指向三更天。

力于兴废应难助:对于国家兴衰成败的忧虑,自己难以帮助。

气为忠邪几不平:自己的气节与忠诚正直的品行,几乎无法维持平衡。

掩卷长嗟方就枕:放下书卷叹息一声,然后躺下睡觉。

窗前咿喔又鸡鸣:在窗前听到远处公鸡打鸣的声音。

译文:

梧桐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刚刚停止了一场雨,空气清新,凉意透进书堂,夜里的空气也格外清凉。明亮的灯光照耀千古,时钟缓缓转动到了三更时分。我担忧着国家兴衰成败,自己却无法给予什么帮助。我的气节和忠诚正直的品行,几乎无法维持平衡。放下书卷叹息一声,然后躺下睡觉。在窗前听到远处公鸡打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读书生活,来抒发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之情。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首联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梧桐叶被风吹动发出沙沙声,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十分清爽。接着用“凉入书堂夜气清”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爽、静谧的夜晚,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学问气息的书堂中。颔联则通过对古代贤人高士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历史的热爱和敬仰之情。颈联则通过“力于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成败的担忧以及内心的忧虑和不平之气。结尾两句则用“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一句,巧妙地将读书与休息联系起来,既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也展示了自己的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之意,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国家的深深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