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唯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诗句注释:
- 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也指春天的景色或气氛。
- 芳事阑珊三月时:意思是春天的美好事物已经接近尾声。
- 春愁唯有落花知:春天的忧愁只有落在地面上的花才能理解。
- 柳绵飘白东风老:柳絮飘飘落下,仿佛被白色的东风吹老了。
- 一树斜阳叫子规:在一棵树上,夕阳的余晖似乎在叫着子规(一种鸟类)。
译文:
随着暮春时节的到来,春天的美景已近尾声。然而,只有那些凋零的花瓣能感知到这份春愁。柳絮如棉一般飘散在春风中,似乎已被岁月所侵蚀。在这宁静的黄昏时刻,一只子规鸟在枝头啼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芳事阑珊三月时”开篇,就点明了时间是春天将结束时。接着,他用“春愁唯有落花知”表达了自己的愁绪,只有落花能明白他的忧愁。这种用物抒情的艺术手法非常精妙,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深化了诗的内涵。
在“柳绵飘白东风老”中,诗人通过对柳絮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而“一树斜阳叫子规”则通过子规的啼叫,增添了一份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作引,抒发了作者对春去秋来的感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它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